LOGO

通用内页大图
市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场动态

关于绿色建筑,你了解多少?
2022-08-17 18:33 点击:78 次 作者: 来源:

1、什么是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建筑绿化,而是指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绿色建筑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其评价指标体系由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5类指标组成绿色建筑评价在建筑工程竣工后进行。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可进行预评价。等级划分由高到低划分为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和基本级。

2、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节约能源

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节约资源

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

回归自然

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包括: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

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还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3、为什么要发展绿色建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新型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行业正处于相对繁荣的时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然而,现如今我国建筑行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约为全社会总排放量的30%,居民生活中取暖设备、空调的广泛使用也造成了建筑行业高污染、高能耗情况的持续发展。可是,在如今这种大发展的背景下,原本以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建筑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时代要求,需要采用新方式来保持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当下,在全球环境恶化以及低碳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人类逐渐意识到与环境生态的相互关系,从而迫切的寻求环保、绿色、健康的新型建筑,进而更好地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而实现绿色建筑的低碳发展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于是,绿色建筑概念应运而生,即将节能、环保这些新的要素融入到建筑的实施方案中,这给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

众所周知,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是继农业、工业、商业之后又一新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仅仅依赖传统建筑业那种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难循环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是难以实现长远发展的。2020年我国的建筑面积达到800亿m2~1000亿m2,所以迫切需要采取科学有力的节能减排措施,树立低碳理念,研究绿色建筑的发展对策,积极改善空气质量,实现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50%的政策目标。

面对当前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绿色建筑的设计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出发,是我国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通过绿色建筑的发展,可以刺激促进新型技术的使用与新型材料的应用,这对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创新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4、绿色建筑是否会成为提高房价的因素?

在中国老百姓收入不太高的情况下,大家对房价和房屋成本是非常敏感的。绿色建筑的成本究竟怎样,是否会成为提高房价的因素,住房和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做出了回答:

我们引进绿色建筑标准和技术时,就充分考虑了这些问题,规定绿色建筑所采用的技术、产品和设施,成本要低,要对整个房地产的价格影响不大。值得一提的是,一旦应用了这些技术和设备后,投资回报率是很高的,因为住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费、水费和其他能源费的开支,一般5年到8年之内,就可以把成本收回来。比如,德国一家公司援助的一项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政府给每户出3000元钱,住户自己出2000元钱,国外援助2000元,总共一户投资7000元钱,对建筑进行了从外保温到供热、智能、玻璃、门、天花板和水循环系统的全面改造。改造后,住户一年所减少的开支就达到3000元以上,周边的许多老百姓也要求运用这些技术。

仇保兴说,并不是现代化的、高科技的就是绿色的,要突破这样的认识误区。把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发展道路定位在高端、贵族化,不会取得成功;事实证明把发展道路确定为中国式、普通老百姓式、适用技术式,绿色建筑才能健康发展。以前的智能化就走过弯路,许多智能建筑,停留在保安、音响控制等方面,线路搞得非常复杂,造价也非常高,甚至耗电量居高不下,这不是智能建筑应有的发展道路。信息时代,智能化应该是多用信息,少用能源。有些地方推行智能开关,用手机就可以控制家里的能源开关,冬天走的时候,就把供热开关关掉,下班之前半个小时,手机一按,就能把供热开关启动,这样回到家里时,屋里已经暖洋洋的。主人在外边工作的时候,家中不供热,能省1/3的能源。

仇保兴坦言,因为绿色建筑的标识不明确,人人都可以滥用,“绿色建筑”也就成为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提高房价的欺骗性概念。应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标识,通过对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室内环境的具体性能进行实测,给出数据,规定对生态环境的保障。把绿色建筑从一个简单的概念变成定量化的检测标准,对达到标准的给予绿色建筑的标识,这样伪绿色就会现原形,最终会退出房地产市场。

5、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1) 绿色建筑发展重设计、轻运行问题突出

根据相关年度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统计报告,绿色建筑运行标识项目仅占标识项目总量的约6%,绿色建筑设计与建设、运行脱节,“图纸上的绿色建筑”问题突出,用户实际体验感不强。

2) 地域分布不平衡

大部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主要集中在江苏、广东、山东、上海、天津、河北、浙江等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较少。

3) 支撑绿色建筑发展的上位法缺失

一是《建筑法》和《城乡规划法》均未涉及绿色建筑;二是行政法规不完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公共建筑节能条例》缺少绿色相关内容要求;三是地方性法规不完善,多数地方尚未出台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行政法规。目前,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主要工作依据仅为《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难以有效统筹协调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相关政策执行力度降低。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作为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化和延伸,已经发展了10余年,已具备了纳入立法流程的条件,应抓紧立法,突破上位法缺失的空白。

4) 绿色建筑质量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对于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缺乏从规划、设计、施工、竣工的质量监管。个别地方将绿色建筑标准的要求纳入了施工图审查要点,但由于缺乏规划环节的把控和竣工环节的验收,导致绿色质量难以保障。

5) 以市场为主导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绿色建筑的发展仍主要由政府推动,尚未建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无法调动企业参与绿色建筑发展的积极性,没有形成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市场化发展的机制。同时,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侧尚未形成。绿色建筑理念宣传不够,社会各界缺乏对绿色建筑内涵的了解,以消费者为主体的绿色建筑市场环境尚未形成;用户选择建筑时,面对的是一系列专业的指标,而非直接的体验性指标,绿色建筑的优势无法体现,没有对用户主动选择绿色建筑产生影响。

6) 增量成本的制约

绿色建筑使用了隔热性能好的门窗材料等新技术、新材料,从建筑的全寿命期看,绿色建筑投入产出比高于传统建筑,在其后期使用过程中,节水、节电、节能等方面体现出较大的优势,但在前期建造环节,房地产开发商往往不愿增加成本投入,甚至以次充好。

绿色建筑,是一种高质量建筑,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更好的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最大程度的保护环境,同时又能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主要是指对环境不会产生不好的影响,还能够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且在尽量维持周围环境原本的平衡前提下的一种与自然环境共生的建筑。

首先,在建筑的建设过程,绿色理念将渗透到所有环节当中,从最开始的设计,到使用,再到最后的拆除,绿色理念无处不在,将为使用者提供自然的宜居环境。其次,与传统方式建筑相比,因其在设计的过程中会充分考虑与周围的人文、生态环境等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使其融入到周围的环境当中,成为地标建筑。

再次,在融合的同时,绿色建筑会充分整合各类自然资源,进行优化使用,包括阳光、水源、绿化、空气、建筑等,使建筑空间、外部环境可以有效地互为补充,形成绿色一体化的格局。总的来说,绿色建筑理念的普及是整个建筑行业的必然发展方向,然而要普及理念,建立有效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主要应以节能、环保、绿色为基本点,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所建建筑地区的各种环境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的传统“五大指标体系”和“提高与创新”六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绿色建筑既减少了资源的消耗,又增强了建筑使用寿命,还减少了建筑对自然产生的破坏。突出在整个建筑环节内统筹考虑的原则,强调了经济、环保、绿色的原则,更好的处理建筑与自然的关系。

随着地球环境的恶劣变化,人们对于绿色的呼声逐渐增强,绿色生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使得建筑行业不得不朝着绿色、健康的理念不断努力,才能建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建筑。我国绿色建筑虽然发展时间短,但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体系。新标准更加注重品质,从百姓的需求出发,将助力绿色建筑转型提升,推动建材行业的绿色开发。

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包括校园、医院和生态城等行业都通过了相应的绿色评价体系。全国多省市发布了因地制宜的评价体系,这些标准体系的发布,囊括了建筑过程的不同阶段,很好地促进了绿色建筑的发展。工艺技术不断提升。随着国家和地区多部门支持对绿色建筑的理论性研究,举办各种建筑技术和产品交流的机会,鼓励绿色建筑创新的奖励政策,促进绿色建筑从设计理念到建造过程整个周期中的多维度技术创新。

自国家启动绿色建筑法律制定发布工作以来,天津、河北、江苏、重庆等省市也相应地制定了符合当地发展的绿色建筑法规,绿色建筑已初显法律效应。“修之于国,其德乃丰”。绿色建筑包含了对环境、资源和人文等方面诸多绿色研究,是绿水青山的一部分,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将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利用自然。绿色建筑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采取不同的设计理念,不存在固定的建筑套路和目的。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太阳能、风能、水资源,强调房屋内部与外界环境的沟通,这种开放包容的理念不同于传统建筑的封闭布局?。节能环保。绿色建筑需要融入自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充分利用周围的各种资源,这样才能利用更少的建筑材料,做到保护资源和生态保护。

同时在建材的使用方面,要考虑到建材的回收再利用,合理处置建筑垃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健康舒适。人们对于建筑物的首要要求就是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能够在里面健康的生活,这也是建筑物最基本的功能。各种病毒已经给我们带来带来了无数次的伤害,特别是最近全球大范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来,更凸显了环境健康问题,百姓对于一个健康生活环境的需求更加的迫切。

回归自然。回归自然就是要建筑设计者在设计时应将周围的环境因素充分考虑进去,让建筑物融入到环境当中,不再使用对环境有污染的建材,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做到经济与环境协调一致,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同时又与自然和谐相处。

绿色建筑设计中,应合理使用新能源,避免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尊重建筑自然循环设计的基本原则。所以在建筑设计时,应当充分的结合绿色元素和绿色理念,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顾的目标。绿色理念的合理应用能够将建筑过程中的资源得到更大化的利用。这样不仅避免了很多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更满足了人们对于舒适健康环境的基本需求。

来源:腾讯网    作者:绿建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