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通用内页大图
市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场动态

20天内,央行3次表态房地产,“现金为王”时代来了?
2021-04-15 12:36 点击:35 次 作者: 来源:

2021年春,楼市正站在关键的十字路口。

作为掌控货币“水龙头”的央行,近期异常高频率的针对房地产表态,这个信号,远比各城市加码调控更值得我们注意。

来看时间线。

3月23日,央行召开了全国24家主要银行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座谈会,强调要“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

在这场会议后,多家上市银行高管在业绩发布会上均表示:将按照监管要求,加快相关涉房贷款调整力度,在贷款投向上严格把关。

4月1日,在金融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发布会上,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部分热点城市房价上涨的压力仍然比较大,高杠杆的中小房企的债务违约等潜在风险也值得持续关注。

4月12日,还是司长邹澜的表态,他专门回应了经营贷流入房地产市场相关问题:前一段时间在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已经要求银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自查,个别城市还在一定范围组织了监管检查,初步已经摸清了典型案例的典型做法和关键的违法环节。

最后他还意味深长地加了一句:如果购房人受到蛊惑和欺骗,通过作假的行为获得了贷款,被银行追回造成损失的,可以去找相关部门主张自己的权利。

从3月下旬到4月初,短短20天内,央行连续三次针对房地产的表态,一次比一次具体,从限制房地产贷款流向、银行压降房贷额度、关注热点城市房价上涨压力,到高杠杆房企债务风险、经营贷流入楼市的处理方法,可谓面面俱到。

是什么让央行对房地产“如临大敌”?

原因无它,经历了去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各大热点城市房价蠢蠢欲动,当过热的房地产捆绑整个金融体系,极易发生系统性风险,此时只有靠“铁腕”政策,才能压制住楼市的投机情绪。

比如,今年前两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近40%,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速直接翻倍,虽然有去年“低基数”的因素存在,但30个重点城市与2019年同期对比,成交量涨幅同样也达到了34%。

这意味着:再不收紧政策,楼市极有可能重复2015-2017年的历史。

拿近一个月加码调控的西安、成都、广州来说,3月份70城数据显示,广州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6.9%,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上涨9.8%,这个涨幅在四个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一,成都二手房价格同比上涨9.3%,新房价格同比上涨6.5%,涨幅排名靠前。

从去年8月份至今,央行、银保监会高层反复重申了一个观点: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灰犀牛”。

说白了,楼市一旦出问题,可不是个人资产缩水、房企赚钱变难那么简单,搞不好金融体系会出现大规模的坏账。

因此,央行才三令五申,严防违规资金流入房地产,限制银行的开发贷和个人房贷占比,密集的表态背后,是对楼市潜在风险前所未有的重视,更是“暴风雨”的前兆。

央行的表态,肯定不会只停留在口头上,货币总量的收紧,对房地产的影响更加深远。

4月12日,央行公布了一季度金融数据,M2和社融增速均不及预期。

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7.65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低0.7个百分点;

社融方面,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0.2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8730亿元。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3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84万亿元。

这里普及一下M2的定义:M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其他存款。

而社融的定义是:境内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从金融体系获得资金的活动。

也就是说,M2代表了印钱的“水”,社融代表了实体经济的“水池”。

现在,央行的“水龙头”越关越紧,像去年那样流动性泛滥的局面,将成为历史。没有四处涌动的货币,楼市就没有大幅蹿升的基础,更别提现在各个城市还对投机客严防死守,加上住建部连续约谈热点城市,今年房价大涨的可能性非常低。

对个体而言,更意味着“现金为王”的时代来临了。

来源:蓝白观楼市    作者:蓝白观楼市